中国外交史上的耻辱,世界外交史上的笑柄!

作者:马踏匈奴 

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在华走狗!

屈辱外交何时了?

攘外才能安内

满以为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深受帝国主义列强一百多年欺凌的历史从此结束了。没曾想到了二十世纪末,历史竟然又以惊人的相似再现。从申奥受挫、银河号被美国以国际海盗的方式强行搜查、钓鱼岛被倭寇步步进犯、直至驻南使馆被炸之辱,和刚刚发生的美国侦察机对我主权的攻击性侵犯,每一个有民族自尊的血性的中华男儿无不悲愤不已,仰天长啸。          

洋人固然可恨,更可气的是我们的政府。懦弱的让人脸红、让人倒憋气。面对美国大爷气势汹汹的“命令”Chinamust.......)和对我国飞行员安危的蔑视,我国政府竟无任何强硬的表示和行动。从它一贯的做法来看,无非又是在想辙找台阶下。这也不奇怪,刚刚开完的人大招待记者会上,总理还煞费苦心地表示理解美国人对我国的误会,并高度评价鲍威尔国务卿的一席话“虽然不是战略伙伴,但还是贸易伙伴嘛!”,为了有生意做,挨几个大嘴巴子算什么,国家安全、民族尊严算个球,那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会坏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大事。          

这些以开放著称的官僚大爷和文阀们,人类社会几千年积累的治国安邦之道,到了你们这儿,怎么就只知道偏安绥靖,这岂不让人想起那颟顸无能、丧权辱国的满清政府?你们不想一想,我们已忍让的够可以了,怎么敌人尤嫌不足?TMD都部署到家门口了,敌机都已入寇国门了,还在谈什么“和平发展主题”的废话,这在洋人看来,中国人已成了“和平主义GONG”痴迷者,这种人再抽他几个嘴巴子都未必清醒得了,怕它咋的?          

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说的好;这世界就是个虎狼世界。生存竞争的“丛林法则”就是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以“温良恭俭让”的儒家思想来观察和处理国际关系,只会让人感到中国人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 争论“温良恭俭让”究竟是好是坏毫无意义,因为中国没有压倒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让他人对我们顶礼膜拜,以我们的价值观为不容质疑的普遍真理,以我们的做法为国际惯例。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国运衰败,但若真正象民族英雄林则徐所期望的那样“睁眼看世界”,就不会有倭寇的气候,说不定中国早已是世界头号强国。          

知微见著,举几个小例子看看放弃斗争、绥靖退让的恶果。          

1884年中法战争打响的第一仗:马尾海战。当时法国海军已抵达外海,大战一触即发,双方装备悬殊,清军的兵船还是木船,而法军已是铁甲舰,清军将领纷纷请战,趁敌不备展开突袭,方有可能以劣势装备打败强敌。但李鸿章寄希望于国际调停,丝毫未作任何战备,福建巡抚何如璋更是畏敌如虎,威胁主战的将领说,未接朝廷旨意,不得衅自我起,否则,即便奇袭而胜,“虽胜亦斩首”。结果,法军向我发起突袭,爱国官兵虽英勇抵抗,但武器太落后,大部壮烈殉国。统治者的绥靖和怯懦不仅将取胜的主动权拱手交与敌人,而且断送了忠勇将士的宝贵生命。“虽胜亦斩首”的混帐逻辑把功归于统治者自己,把责任推给下属,也造成以后我国军人缺乏在紧急关头灵机处置的能力。象俄罗斯空降31旅敢于以区区数百人的微弱兵力,未经(也未及)请示,抢占科索沃机场的英雄气概,实际上与苏联及俄罗斯政府一贯的推崇民族主义有深厚的关系,这种推崇是通过对人民长期不懈的教育、和政府态度坚决地捍卫民族利益的一种完美的结合。政府在捍卫国家利益问题上的信用极高,而且宁可自己承担道义责任,也不诿过下属,从而培养起哪怕是低级军官都对涉及国家利益问题时的一种责无旁贷的主动进取精神,正是这种令人敬畏的民族精神和丁   �     

1937年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密令击沉在我国内河长江中游游弋的倭寇军舰,但消息被外交次长黄郛的秘书秘密通知了在沪活动的日本间谍,结果在外海的倭寇舰队司令部紧急下令在长江中的日舰外逃。我沿江炮台发现后焦急万分,迅速层层请示上级,但由于反馈迟缓,眼睁睁看着日舰逃出了射程。中国向来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光辉战术思想,可惜到了只会“热脸蹭冷屁股”的庸人时代,长期慑于“虽胜亦斩首”的政治惩罚的军人,即便是血性男儿,也会在顾虑和犹豫间坐失良机。          

屈辱外交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否则除了能代表拥戴这种绥靖思潮的买办精英,根本代表不了“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这一次坚决不能退让,必须对从事间谍活动、侵犯我国主权的24名美国人实行审判,判处监禁,没收敌产(侦察机),用于我军研究。美国愿意怎么着,请便!与其跪着生,不如奋起战斗,舔冷屁股这么多年,下场如何,不是早已路人皆知了吗?这不是什么情绪化,而是处理国际关系最简单的道理。八十年代中期,曾经在朝鲜战争中被我俘获的美国王牌飞行员戴维思,特地来华拜访亲手击落他的我国年轻的空军英雄韩德彩,在当时被某些人看作和平的象征。是的,这的确是和平的象征,但这和平是怎么来的?一是我们在朝鲜战争中打疼了美国;其二,与一有关,中国是个实力相对弱小、但意志坚强,从不屈服,又充满斗争智慧的大国,是美国在战略权衡中必须全力争取以共同对付苏联的战略伙伴。美国向来推崇强权,不同情弱者,之所以对我伸出了橄榄枝,是因为它在我们的坚决斗争面前连遭挫败。试想,如果我空军在朝鲜战争中被打得灰飞烟灭,全军覆没,戴维思还会来华表示敬意吗?美国对中国只有轻蔑的份!即便是在中美“蜜月”期间(1979-1989),美国也在有条不紊地对我推行思想攻势,清醒地认识到与中国和         

远的不说,近百年的国际关系史一再证明:只有斗争才能换来和平,偏安绥靖只会招致更多的灾难。现在不是整天喊要与国际接轨吗?这就是接轨。看到没有,俄罗斯坚决与美国打起了“驱逐间谍战”,同时拒绝了IMF 的贷款,俄国是不是就活不下去了?!1995年上海五国峰会上,叶利钦突然激动地发表了一番即席讲话:“美国有什么了不起,中俄两国加起来,从技术、资源到人才样样都可以压倒你。”这种有骨气的,哪位中国政治家会说得出?也难怪,有些人不早就对美国人佩服的五体投地,连国债发行有没有超出警戒线都得听美国大爷一句肯定的话才心安吗?叶利钦是个亲西方者,尚能对西方的诱压和欺骗反省,迸发出如此强烈的民族情绪,受到屈辱大得多的中国领导者们,难道不该扪心自问,有所醒悟吗?机会主义的民族主义只能懵人一时,既懵不了敌人,长期来讲,也懵不了自己的国民,只能骗骗自己。把国家安全寄托在敌人的善意上,宁可一条道走到黑,宁可自欺欺人,那么请注意,历史是不留情面的!

(转自士柏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