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觉宏:唯一能够帮助地球和人类走出困境的是两大规律
2006年年初沈老师在南方 各地左旋朋友的部分照片,由于手机摄影,许多拿不到或者不清楚 -- 2006摄影
小灵儿 北半球最大冰架断裂为三块 改写加拿大版图
近日,北极现存的最大冰架发生了新的断裂,整个冰架已经分成三大块。北极冰架的加速崩解再次突显了全球变暖问题的日益严峻。 4月19日报道 北极现存的最大冰架日前发生了新的断裂,整个冰架已经分成三大块。继南极威尔金斯巨型冰架上个月突然出现坍塌后,北极冰架的加速崩解再次突显全球变暖问题的日益严峻。 ***新裂缝最长18公里 据美国《科学日报》4月17日报道,已有3000年历史的沃德-亨特(Ward HuntIceShelf)冰架位于加拿大东北部,厚约30-40米,覆盖面积达500平方公里。 今年2月,加拿大雷达卫星(Radarsat)捕捉到了冰架崩裂的图像,但当时还无法确定断裂的程度。过去两周,位于埃尔斯米尔岛北部的加拿大阿勒特军事基地的巡逻队和参加“国际极地年计划”的科学家在“努勒维特08行动”中相继证实了裂缝的存在。 在这些裂缝中,有一条长18公里,从沃德-亨特冰架南部延伸至北冰洋。由于冰架在2002年已经出现一条巨大的中心裂缝,因此冰架实际上已经一分为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裂缝散布在三块冰架上。根据巡逻员的现场勘查,其中一条长10公里,宽40米。 冰架消失不可逆转 冰架就是巨大厚重的浮冰,加拿大东北部的埃尔斯米尔岛曾被一整块冰架包围过,不过这个巨大的冰架在20世纪初就崩裂了。目前,加拿大北极地区仅保留着5个较大的冰架,其覆盖面积只有一个世纪前的1/10,其中沃德-亨特冰架是最大的一个。 渥太华大学的卢克?科普兰博士说:“从沃德-亨特冰架首次断裂和艾尔斯冰架消失开始,加拿大的冰架在过去6年中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从现在的趋势来看,科学家担心沃德-亨特残留的冰架在未来几年内将彻底分崩离析。此外,附近的彼得斯冰架的面积在过去3年中已经缩小了1/3,大量融化的冰流入了大海。 “加拿大的版图已经发生了变化,”特伦特大学的极地专家德里克-米勒博士说。自他于2002年发现沃德-亨特冰架出现第一次崩裂以来,冰架快速坍塌的趋势令他吃惊。“这些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其它指标是一致的。我们最近观测到的冰架断裂事件是几十年来气候变暖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 科学家们担心,随着海水不断变暖,会有更多的冰架融化崩解。如今北极90%的冰架已经融化,面临在本世纪末全部消失的危险。而科学家还预测,最迟到2080年左右,现在只有破冰船才能穿过的北冰洋,在夏天将可能成为无冰的海洋,船舶可以通行无阻 小灵儿 回复 风心…… 福冈正信 一九七五年盛夏 人类文明离心性发展已达极限 如此继续膨胀、彻底毁灭 还是重返正路、向心收缩 是灭亡还是重生、立在歧路上的人啊 脚下的大地开始崩溃、天空也变得昏暗 肉体的崩溃带来医学的混乱 精神的分裂导致教育的纷乱 社会的不安引起道德的败坏 对此一切是否应听之任之 人们苦思焦虑、哭中有笑 人们手足无措、东窜西跳 然而,他们仍然痴信 人的智慧的力量 期待着做些什么 便可将矛盾解决 傻笨的动物不知何为傻笨 因而不做傻事 聪明的人明知愚蠢之举 偏偏要做蠢事 明知末日已经来临 却要憧憬未来 哀叹地球遭受污染的人 夸耀人类心中智慧的人 都热爱着自然中的人们 但是,他们不知道 是谁守护着自然 又是谁使人类陷入混乱 镇守之林不是植物生态学家、农民所造 那么保护人类、裁决人类的又该是谁 濑户的海水遭到石油的污染 养殖的鰤鱼丧失了生命 渔夫狂怒了,但是 捕鱼的网已是石油制品 捕鱼的船也离不开汽油 捕获量剧增,可第二年 鱼儿却减少了,无可奈何 只得去养殖鱼儿 然而,养殖的鰤鱼又被石油夺去生命 污染触目惊心、红潮翻滚骇人 鱼死了、海苔死了、大海也死了 还我濑户海的鱼鲜 寿司店的老板大吼、家庭主妇们相随 人们涌向工厂 工厂说造成红潮的不是工厂的排水 而是流淌到河流中的农民的化肥、农药 为什么不去责备农民 人们来到农村 农民问大米减了产你们高兴? 人们来到市政府 市政府态度强硬,要求提供污水处理的场地 人们请教学者如何对付红潮 学者讲超短波可以杀死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死掉堆集海底几万年后就是石油 这确是妙计一条 只是,几万年后人类已不复存在 索性将濑户内海变作泥海 培养浮游物形成石油,解决石油危机 这样就无需阿拉伯的石油 也不必担心大型油轮沉没马来海中 也不必担心油罐中的石油泄漏 这确是妙计一条……不过,还是稍等 大型油轮无用的话 就意味着钢铁无用,用于炼钢的电力需求减少 自然也要影响到原子能发电站的建立 那么工人就要吃不饱饭…… 这是科学家们的无限的梦想 这是他们所作的聪明之事 啊,真是一个累人的话题 让我们再回到开头的问题 人是善是恶、自然是善是恶 当人们思考、争论这一切时 间题也就开始了 自然既不是善也不是恶 自然既不是弱肉强食的世界 也不是共存共荣的世界 随意做出的结论才是错误的根源 人本来什么不做也可获得快乐 可却以为做些什么才可增加欢乐 物本没有什么价值 可却要创造条件使人需要物 产生错觉,认为物有价值 所有一切都是脱离自然的 人的智慧的独角戏 人只有道路一条 归返无智、无为、无价值的自然 当人们知道一切空幻、一切便会复苏 这就是一株稻谷告诉我们的绿色哲学 不用耕作,无须施肥,不要农药,不必锄草 收获丰硕令人瞠目结舌 播下种子,铺上稻草 仅仅如此便可获得大米 仅仅如此便可改变世界 绿色的人间革命完全可能来自这稻草一根 因为现在每个人都要马上进行 小灵儿 回复 不治之症 2005年,太湖治理一期总投资110亿元,即将进行的二期治理,工程预算1000亿元(据新华社),但结果却是越治越恶化? 真正的根源是什么?不是体制问题,也不是科技问题,也是工业化本身的特性及其释放出的破坏性能量。 去年5月,太湖暴发蓝藻危机,无锡市民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近日,到重庆出席水利部定点扶贫工作会的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长林泽新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今年蓝藻肯定将再次袭击太湖。林泽新称,这才4月初,蓝藻就再次提前现身太湖。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在太湖的西部和南部已经发现了大面积的蓝藻。(4月16日《新京报》) 蓝藻再次大面积袭击太湖,这事实在令人震惊。自去年5月太湖暴发蓝藻危机后,从中央到地方,对蓝藻的治理都在下狠功夫。 去年6月,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主页《建言献策》开辟了《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建言献策》专题,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根据媒体随后的报道来看,全国不少热心人士包括顶尖级的专家、学者等都纷纷建言献策。而在此之前,原环保总局一直在征集有关治理太湖的方略。因此,从理论上讲,太湖的治理是不乏方法和策略的。 从资金方面来看,一直以来,国家对太湖的治理是非常舍得花钱的。为了改造太湖水质,避免大面积的污染袭击太湖,2005年,太湖治理一期总投资110亿元,即将进行的二期治理,工程预算1000亿元(据新华社)。而在去年5月太湖暴发蓝藻之后,政府对治理太湖的资金投入力度更是有增无减。可以说,太湖治理是不缺钱的。遗憾的是,方法和策略有了,钱也到位了,可是,太湖的治理结果却非常糟糕,以至今年太湖提前开始暴发蓝藻,这实在令人费解。 问题在哪里?是蓝藻过于顽劣,根本没法治理?可是,当年频频遭遇蓝藻之害的云南洱海,在当地环保部门及其他部门的努力下,咋就治理得井井有条,以至去年滇池在为蓝藻袭击焦头烂额时,洱海却仍然保持着五六十年代的那种秀丽,“清清碧波和舒适的海风却让人感到惬意。总体水质已连续3年保持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水体透明度达3米-5米”,这是2007年6月28日新华社对洱海的描述。洱海的治理结果告诉人们,蓝藻并不是难缠的妖魔鬼怪,关键还在于政府主管部门是不是真正花了心思去治。 行笔至此,我不禁想到去年8月17日《中国民营经济周刊》的一则新闻,说蓝藻暴发导致太湖地区饮用水受污后,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家环保总局和江苏省环保局对太湖沿岸的污染企业加大了整治力度。然而,记者在太湖沿岸的一些地方回访调查发现,在离太湖较远的乡镇,一些化工厂仍在生产,仍在排污。这些未经任何处理的有毒工业污水,经隐藏在杂草丛中的暗渠最终汇入太湖。不仅如此,就在太湖边上,有一些被关闭的企业仍然白天停产晚上偷偷开工,大肆排污。 试问,在这样一种现实情况下,我们的太湖能治理好吗? 清泉 回复 震撼视频:转基因大米实验背后鲜为人知的真相,中国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奋起抗战。 请一定要耐心看完。
http://www.chinasoe.com.cn/vod/focus/2012-09-06/4237.html 左旋雨露 回复 好消息,《左旋》著作正式出版! “左旋”是个能量宝库 讨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