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陈撄宁及其道教救国思想简介 【華胥、伏羲、女媧的呼喚!】認祖
人類無權殺害動物來滿足自己的欲望 宗教對民族主義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宗教對民族主義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提倡全民道士,華族將天下無敵!

不同的民族信仰了同一個宗教可被凝成一體,同一個民族若信仰了多個宗教容易四分五裂。

在華族之內搞非道教,這使民族自信心被挫傷,這使民族凝聚力被渙散,這對民族主義的危害是致命的。

我們的祖先軒轅黃帝就是一個道士,《史記》記載:軒轅黃帝在崆峒山問道于廣成子,且戰且學仙一統天下,作君作師作仙,騎龍上升,群臣葬其衣冠於橋山。《認祖》曰:大道之化身華胥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華胥生陽陰二帝伏羲和女媧而繁衍的中華民族是華胥子孫是華人,伏羲和女媧定陽陰生四象轉五行作道曆,補天畫卦演《易經》,以其玄武聖德開啟了道的教化,奠定了中華民族對道的信仰,華胥、伏羲、女媧是道教之祖,是為三皇;軒轅黃帝在崆峒山問道于廣成子,且戰且學仙一統天下,作君作師作仙,騎龍上升,群臣葬其衣冠於橋山,黃帝集道祖華胥、伏羲、女媧之後道教之大成,光大了道教。

附:
【華胥、伏羲、女媧的呼喚!】認祖——《陳攖寧仙學文選》序文(澳门出版社) 【道人提出:四民主義復興中華 …… 水帝子語錄一: 一炁水帝!憑道水帝子周武攜龍龜二吉神祝福華胥子孫有吃素環保與四民主義的覺悟,從而生財有道,法力無邊! 一、民族主義要靠道教完成。 吾國一日無華胥黃帝之教,則民族無中心;一日無老子攖寧之教,則國家無遠慮。吾人今日談及道教,必須遠溯華胥黃老,兼綜百家,確認道教為中華民族精神之所寄託! 道教(國教)的起源應追溯到伏羲和女媧的母親華胥,因此我們是華胥子孫是華人,此是華人之名稱的真正來歷。 伏羲和女媧補天畫卦演《易經》作道曆,以其玄武聖德開啟了道的教化,奠定了中華民族對道的信仰,華胥、伏羲、女媧是道教之祖,是為三皇五帝中真正的三皇。 軒轅黃帝在崆峒山問道于廣成子,且戰且學仙一統天下,作君作師作仙,騎龍上升,群臣葬其衣冠於橋山,黃帝集道祖華胥、伏羲、女媧之後道教之大成,光大了道教。 此皆有史可查,並非神話。因此道教的起源跟老子和張道陵等個人無關,道教是祖宗性、種族性、民族性的宗教,每一位華胥子孫(華人)都應當有道教素養。 華胥子孫(華人)對華曆、華胥紀元的提倡意義重大,其中大有學問。 …… 四、民宗主義要靠華人的仙學以及統一宇宙最高神的名稱和封神來完成。 因為諸宗教皆唯我獨真(除了道教),若不融合必將給人類帶來禍害。 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之後必將產生民宗主義(解決宗教信仰問題引起的衝突)。 在此為華胥子孫指明見道(見到小上帝)和得道(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大道即一炁水帝即大上帝融合,上帝一詞早在《書經》中就有記載)的仙法: (一)見道 若能下身不漏精,只要按口訣“閉目照鼻,心炁合一”做下去,無需巧妙,只需時間,必能使人見到眼前的道炁(道光、道珠),此即是見道,即是成佛。純陽呂祖(呂洞賓)形容此道珠曰:“閉目尋眞眞自歸,玄珠一顆出輝輝;終日玩,莫拋離,免使閻王遣使追。”此道珠與宇宙之大上帝只是體積不同。“閉目照鼻”是用眼光照鼻子,目的是為了讓目光在眼前含光內守,別皺眉,自然呼吸,使其輕柔無聲音。 若有佛教徒依此法見道,請反思從前依照佛經佛教修煉有何收穫?只不過耽誤了時間,讓自己活得怪異罷了。此種成就純粹是技術問題,與你的看破、放下、執著等思想覺悟毫不相干。 (二)得道 若能下身不漏精,只要按口訣“閉目照心,心炁合一”做下去,無需巧妙,只需時間,必能使人心胸中道炁充盈,上沖兩眼之間,下達臍後黃庭,並與身外的道炁溝通相合,此即是得道即是與道合眞。張紫陽眞人曰:“天人一炁本來同,為有形骸礙不通;鍊到形神冥合處,方知色相即眞空。”功夫至此,已經天人合一了,與“大道”即“上帝”合為一體了,不用迷信死後去極樂世界、涅槃等天堂了。“閉目照心”是用眼光照心胸中,可於慈怒悅悲恐之處體會心胸中,此為人之本源所在。 功夫至此方知我中華為何叫做神州?! 若欲下身不漏精,詳見真武仙法。若欲成仙,須以得道(與道合眞)為基礎,繼續修煉到神形俱妙,詳見真武仙法。 水帝子語錄二: 道學、仙學、道家、道法、道術等等都是道的教化,道的教化即為道教。 大道之化身華胥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華胥生陽陰二帝伏羲和女媧而繁衍的中華民族是華胥子孫是華人,伏羲和女媧定陽陰生四象轉五行作道曆,補天畫卦演《易經》,以其玄武聖德開啟了道的教化,奠定了中華民族對道的信仰,華胥、伏羲、女媧是道教之祖,是為三皇;軒轅黃帝在崆峒山問道于廣成子,且戰且學仙一統天下,作君作師作仙,騎龍上升,群臣葬其衣冠於橋山,黃帝集道祖華胥、伏羲、女媧之後道教之大成,光大了道教。 可見道教的起源跟老子和張道陵等個人無關,其是祖宗性、種族性、民族性的宗教。 道教有天道、地道、人道等等內容,孔子當時曾受教於老聃,又自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遵循記錄而不創作的原則對道教的人道進行了詳細記錄,光大了人道(儒道)。】

水帝子周武提倡的觀點昇華了道教,此是水帝子的睿智,既無背離史實,又能提高全球華人的凝聚力!

回顶部

 

            人類無權殺害動物來滿足自己的欲望
       ——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

水帝子周武 梁彝珠 劉碧城在歸宗——《陳攖寧仙學文選》跋文(澳門出版社)中寫道:若論及飲食,須“觀天之道,執天之行”。一、從人類的牙齒和腸子等身體器官可知上天是安排人類吃植物性食物的,所以人類吃動物性食物必損福折壽遭天譴。人類和動物都是地球母親的孩子,本應吃植物性食物的人類無權殺害動物來滿足自己的欲望,這是人品道德的重要標準,這是人類社會長治久安的重要因素(按:避免天譴,避免動物的靈魂直接報仇、附體報仇或投胎轉世報仇,避免人體充滿獸性和產生疾病),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二、吃植物也大有學問,植物可分為水木火土金五類,每個人的體質在五行中都有兩類缺陷(按:根據道曆排出生辰八字可算出,但根據算命的書籍判斷出的五行缺陷大部分不准),例如缺水缺金的人則應吃五行屬性為水為金的植物,違此將大損壽命。三、再把飲食提高一個層次。現代醫學強調人體需要各種營養,但那些只喝酒、只喝水、甚至不吃卻神采奕奕的人便使營養論調與事實不符了,《黃帝內經》曰:“食穀者,智慧而夭;食炁者,神明而壽”,老子曰:“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此中的道理應深思,營養在此便成了上了癮的毒品隱埋人的“道炁”。食物和事物都會讓人上癮,粘上了便難以分離。可見就算是適合自己吃的兩類植物也不可雜吃與多吃,應使自己的身體由純淨的食物構成。對這些不能理解的人若身心多病又醫藥無力,吃一百天的白米飯或白米粥試試(按:除了米、水不能吃別的東西,起初會有不適的脫癮反應,另外還須珍惜情欲能量使其外耗變為內用並且配合打寄生蟲。情欲能量的下漏直接損傷人的精力及壽命,“陰精”動是為“情”也,男女相愛之事用“性”字表達不對,應用“情”字,古漢字涵有大量宇宙信息,現代簡化字斷了中華人的天根文脈。寄生蟲對人的危害相當大,現在的人體一般有幾斤蟲,而市面上的驅蟲藥威力十分有限,這是人類吃動物性食物以及貪吃招來的結果),便知此中妙理,便知過了生長發育期後雜吃多吃食物不僅加速人體走向死亡,而且使人體直接吸收宇宙能量的能力退化,勿被脹得胃大腸肥和吃上癮等情況導致的假餓所迷。

回顶部

 

認祖——《陳攖寧仙學文選》序文


大道之化身華胥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華胥生陽陰二帝伏羲和女媧而繁衍的中華民族是華胥子孫是華人,伏羲和女媧定陽陰生四象轉五行作道曆,補天畫卦演《易經》,以其玄武聖德開啟了道的教化,奠定了中華民族對道的信仰,華胥、伏羲、女媧是道教之祖,是為三皇;軒轅黃帝在崆峒山問道于廣成子,且戰且學仙一統天下,作君作師作仙,騎龍上升,群臣葬其衣冠於橋山,黃帝集道祖華胥、伏羲、女媧之後道教之大成,光大了道教;黃帝所傳的《黃帝內外經》《黃帝龍虎經》《黃帝陰符經》《黃帝四經》等諸多道書同老子的《道德經》與《關尹子》《列子》《莊子》《文子》《亢桑子》《淮南子》《老子想爾注》《太平經》和《管子》《鬼穀子》《戰國策》《韓非子》《墨子》《孔子》《呂氏春秋》《公孫龍子》《孫子》以及《書經》《詩經》《山海經》《穆天子傳》《禮經》《春秋》《春秋世譜》《史記》《列仙傳》《神仙傳》《推背圖》《路史》《荒史》還有《參同契》《黃庭經》《石函記》《靈劍子》《抱樸子》等無數的中華經典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修煉黃帝龍虎丹法攜家眷弟子白日飛升的張道陵與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劉安和拔宅飛升的許遜以及億萬分身度人無數的呂洞賓同遇難呈祥救人無數的林默娘還有隱顯莫測廣傳太極拳的張三豐等無數的中華神仙與道合眞、神形俱妙。道教著實令人歎為觀止。呂洞賓曰:“莫道神仙無學處,古今多少上升人。”從古至今正史和野史記載的神仙斑斑可考,中國可謂是名符其實的神州!

陳攖寧先生,道曆華胥紀元六三七八年辛巳歲己丑二月壬子日庚子時即西曆西元1881年1月18日0-1點出生(華胥紀元六三七八年即黃帝紀元四五七八年),安徽省懷寧縣人。先生畢生宣導仙學,因為吾國仙道,光大于黃帝,乃是一種獨立的專門學術,可以稱為超人哲學,是與道合眞、神形俱妙之學,是中華無上國寶,是世界文化之頂峰。先生不忍看國教(道教)之淪亡曰:“吾國一日無黃帝之教,則民族無中心;一日無老子之教,則國家無遠慮。吾人今日談及道教,必須遠溯黃老,兼綜百家,確認道教為中華民族精神之所寄託。切不可妄自菲薄,毀我珠玉,而誇人瓦礫。須知信仰道教,即所以保身;弘揚道教,即所以救國。勿抱消極態度以苟活,宜用積極手段以圖存,庶幾民族尚有復興之望。武力侵略,不過裂人土地,毀人肉體,其害淺;文化宗教侵略,直可以奪人思想,劫人靈魂,其害深。武力侵略我者,我尚能用武力對付之;文化宗教侵略我者,則我之武力無所施其技矣。若不利用本國固有之文化宗教以相抵抗,將見數千年傳統之思想,一朝喪其根基,四百兆民族之中心,終至失其信仰,禍患豈可勝言哉!”

每一位華胥子孫(華人)都應當有道教素養!陳攖寧先生的道教仙學思想對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民宗主義(宗教方面)的重大作用,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日顯……

陳攖寧先生曾同時併發三大願:第一大願,擬以三十年完成之;第二大願,擬以三百年完成之;第三大願,擬以無限量時間完成之。文革初,先生即示愚病之柔弱為他人避禍,並於1967年寫下遺囑,言明1969年離去,1969年先生示疾而終,蓋因先生之第一大願完成矣。

陳攖寧先生為何示疾而終?因凶劫之世道,示現神奇不妥;亦因大道有使人沉淪與使人超脫的造化二力,仙學乃奪造化之權的學術,讓緣分未到者生疑而退乎。先生之第二大願,擬以三百年完成之……
按:道曆是以大雪子月為歲首,不是以冬至或立春為歲首,長久之誤應當糾正,如此才能算准五行;今之子月應當由十一月還原為周月(一月)成為歲首;道曆即是華胥曆、華曆、伏羲女媧曆、甲子曆、黃帝曆、黃曆、農曆、周曆、中華曆、中曆;華胥紀元即是華元即是道元即是中元;西元即是耶穌紀元。

水帝子周武 梁彝珠 劉碧城道曆:華胥紀元六五零三年丙戍歲丙申九月癸巳日甲寅時即西曆:西元2006年9月1日寫于中國珠海

回顶部

 

陈撄宁及其道教救国思想简介?

作者:若 退 2008年02月20日发表于若退的天空

陈撄宁先生(1880-1969),道号圆顿子,是近代著名道教学家,曾任第二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先生在道教界德高望重,毕生殚精于道教及养生学研究,一生笔耕不辍,文稿甚多,本世纪30年代曾在上海创办《扬善半月刊》、《仙学月刊》及仙学院。

先生自幼聪慧,三岁时即开始读书,到六岁时,已读完《三字经》、《四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孟子》、《大学》与《中庸》。七岁至十一岁,读《诗经》、《书经》、《易经》、《礼记》与《左传》。十二岁至十四岁,读古文、古诗、八股文与试帖诗并学做诗文。以上皆是先生的父亲教读,没有第二个老师。十五岁,先生患极度的衰弱病症,医生说是童子痨,无药可治。遂改学中医,想从古代医书里面寻出一个治童子痨的方法。先生以此入道,后来不仅治好了自己的绝症,并最终成为仙学一代宗师。

1912年,《道藏》全书,遍中国不过七部。当时上海老西门外白云观的《道藏》,共计五千四百八十卷,是明朝正统年间勘版,流传约五百余年,向来没有人把这部书看完过。只有先生一人费了三年光阴,从头到尾通读了一遍。一般人或无良好古文功力,或无坚定之毅力完成此事。由此可见,先生在道教道家理论上的修养,鲜有人能及之。

陈撄宁先生住世89年,正是我国近代史上急剧动荡、外患内忧接踵而来的时代,也是爱国主义志士试图振兴祖国的时代。先生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势力的面前,是一位忠贞的爱国者。他从朴素的民族自尊心出发,把道教经籍中包含的古老民族文化传统视为精粹,力主发扬,并矢志以道教国粹创造个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帮助中华民族的复兴与世界和平。他的这种思想感情,在书信、文稿中均多处表露。几十年过去了,先生的一些思想,今天读来,仍有启迪意义。以下略摘几处。

“吾人今日谈及道教,必须远溯黄老,兼综百家,确认道教为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寄托。切不可妄自菲薄,毁我珠玉,而夸人瓦砾。须知信仰道教,即所以保身;弘扬道教,即所以救国。勿抱消极态度以苟活,宜用积极手段以图存,庶几民族复兴有望。武力侵略,不过裂人土地,毁人肉体,其害浅;文化宗教侵略,直可以夺人思想,劫人灵魂,其害深。武力侵略我者,我尚能用武力对付之;文化宗教侵略我者,则我之武力无所施其技矣。若不利用本国固有之文化宗教以相抵抗,将见数千年传统之思想,一朝丧其根基,我中华民族之中心,终至失其信仰,祸患可胜言而有信哉!”(《论四库全书提要不识道家学术之全体》)

“欧美偏重物质科学,杀人利器,层出不穷,可以使都市顷刻成为废墟,可以使人类立变灰烬。吾华夏良善之民族,与帝国主义侵略国同居一世界内,受难很难幸免。佛教慈悲,徒唤奈何。你借助于物质科学,杀人止杀,更滋荒谬,只能从道家入手,合精神与物质,同归一炉以治之,将来或可以达勤自救救他之目的。”(《复武昌佛学院强化声先生函》)

“现在吾人所需要者,乃民族精神与国家思想,团结一致,竭力御侮。”(《答复湖南湘乡刘勖纯先生》)

“道家宗旨,向来是抱定‘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决没有打倒别教的意思。我敢说别教要想把道教打倒,亦是徒劳而无功。”(读《化声自叙》的感想)

“因为希望体证得之神通,消灭科学战争之利器,不得不注重实验,谢绝空谈,只讲物质变化,不讲心性玄言,故异于三教一贯。”(《仙学详述》)

“长生不老之药,中国人自己不敢承认,将来又让外国人捷足先登,以五千年开化最古之国家,四百兆优美文明之种族,竟至数典忘祖,道失而求诸异邦,可胜慨哉!”(《仙学详述》) 以下是《前中华全国道教会缘起》的节选,试翻译成白话,并略作发挥如下,原文附后。

“···

请不要先入为主把道教看做迷信,要知过去中华道教先圣们曾是抵抗外教侵略之前锋,也不要大言空谈,可把道教作今日团结民族精神之工具。

看吧!目前世界局势正在巨变,不久的将来恐有大难。强敌当前,群雄竞争。难道这不是又一个历史的关键时期?

提倡中国传统文化救国的人,大多推崇孔子儒教。然孔教始于儒家,儒家出于道家,有道家于是有道教。试以历史眼光,观察上下五千年本位文化,则知儒家得其局部,道家竟其全功,儒教善于守成,道教长于应变,事实具在,毋庸自谦。

我觉得为中国人着想,一日无炎黄之传统教育,则民族无中心;一日无老子之道德指导,则国家无远虑。先国防强大,后社会发展,振兴中华,乃古圣创业之宏规。以柔弱,胜刚强,以静应变,亦大智争生存之手段。或明确提倡,或潜移默化,道原一贯,而其应用在于领导者善于把握机遇。对个人而言,出世与入世,大道本没有什么不同,但士各有志,各人可以以不同方式服务于民族之复兴。

其他宗教的缺点大多厌弃世间,寄希望于身后福报,遂使近代中华民族的国家事业,尽堕于落后悲观。道教倡唯生学说,首贵肉体健康,可使现实人生,相当安慰。他教侈讲大同,然弱国与强国同教,已埋下祸根后患,道教基于民族,只要我民族肯埋头建设,眼前即是天堂。

可叹啊!似乎只有道教道家理论综合百家,弥补儒家之穷途,既是中华国学之结晶,也可兼容新潮之思想。由此来看,除了道教,又有什么其他宗教能负此使命?!

附录:

《前中华全国道教会缘起》节选原文:

“···

请慢嗤迷信,须知乃昔贤抵抗外教侵略之前锋,切莫笑空谈,应恃作今日团结民族精神之工具。

嗟夫!世变已亟,来日大难,强敌狼吞,群夷鸱顾,此何时耶!

倡本位文化救国说者,固一致推崇孔教矣,然孔教始于儒家,儒家出于道家,有道家遂有道教,试以历史眼光,观察上下五千年本位文化,则知儒家得其局部,道家竟其全功,儒教善于守成,道教长于应变,事实具在,毋庸自谦。

故尝谓吾国,一日无黄帝之教,则民族无中心;一日无老子之教,则国家无远虑。先武功,后文治,雄飞奋励,乃古圣创业之宏规,以柔弱,胜刚强,雌守待时,亦大智争存之手段。积极与消极,道原一贯,而用在知几;出世与入世,道本不同,但士各有志。

他教每厌弃世间,妄希身后福报,遂今国家事业,尽堕悲观,道教倡唯生学说,首贵肉体健康,可使现实人生,相当安慰。他教侈讲大同,然弱国与强国同教,后患伊于胡底,道教基于民族,苟民族肯埋头建设,眼前即是天堂。呜呼!筦百家之总钥,济儒术之穷途,揽国学之结晶,正新潮之思想,舍吾道教,其谁堪负此使命哉!”

参考资料:1.《道教与养生》,陈撄宁著,华文出版社。

2.《仙学详述》,田成阳编著,宗教文化出版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