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仪十二字薪传

郑子东

第十九节 四大界

志、意、心、身四大界,是人的去路。研究明白,选一条光明的大路走,好得到正当的归宿。王善人说:"三界是人的来踪,四大界是人的去路。"人要来得明去的白,才不枉在人间走一回。

四大界就是佛国、天堂、苦海、地狱,四大境界。志是佛的根,意是神的根,心是苦的根,身是孽的根。佛、老、耶、儒、回,五大教的教主,全是从志上成的道,是创造世界的圣人。神仙、忠臣、孝子,全是从意上成的,是治理世界的贤人。富贵荣华,尚不知足,还争贪不已,自寻烦恼,是扰乱世界的苦人。损人利己,好逸恶劳,只图享受,不事操作,是破坏世界的罪人。

身界人,有己无人,是己非人。只知吃喝嫖赌,花天酒地,不顾父母妻子,不讲良心道德。他看世人全是坏的,如遇着好人劝他,他不但不听,反而谩骂,花些有用的金钱,造下无边的罪孽,强抢豪夺,横行霸道,杀人放火,不畏国法,好勇斗狠,不惜身命,把世界搅成地狱世界。

心界人,贪得无厌,永不知足,勾心斗角,见利忘义,患得患失,苦恼无边。心里没有一刻安静,不但自寻苦恼,而且把世界也搅乱成为苦海世界。

意界人,爱人如己,喜欢助人,知足常乐,不争不贪,能忍能让,广立善功,是治世的活神仙。这岂不是天堂世界?

志界人,悲天悯人,只知为人,不知为己。一味行道,不惧艰险。像孔子,困于陈蔡,仍是坦荡自如,弦歌不辍。耶稣被针十字架,三日复活,仍救世人。释迎佛被歌利王割截肢体,还说:"我成佛,先度你。"这全是使志的人。志界人,能容能化,造福人群。以心静为净土,以身清为道场。性定聚万灵,创造佛国世界。

善人说:"用身界当人的,不论做到什么地步,也是个糟心人。用心当人的,不论怎样有能力,也是个操心人。用意当人的,不论事情怎么多,也是净心人,就是活神仙。用志当人的,不论遇怎样逆境,也不动性(耍脾气)是无心人,就成了一尊佛。所以我说,志界人没说,是无心人;意界人知足常乐,是净心人;心界人好争理,是操心人;身界人好生气,是糟心人,糟心人是鬼。操心人是人,净心人是神,无心人是佛。"

身界人,好管人,管人互相结仇,是地狱。心界人,好怨人,心里过不去,天天苦苦恼恼的。所以说,怨人是苦海。意界人,好助人,知足常乐,乐能聚神。志界人,好成全人,认为是应该做的,没有人我的分别,没说的(怎的都好)就是佛。

这四大界,是人生的四条去路。用哪个字当人,就作哪种事,便走上哪条路。以身子为主当人的,便走向地狱的路;用心当人的,是走向苦海的路;以意当人的,是走向天堂的路;用志当人的,是走向佛国的路。你用哪字当人,便知道自己将来的归宿是何处了。

第二十节 一串之道

讲三界是为了知道人性的来源。人有天性,才能得天道。讲三界分清,为的是身不累心,心不累性,天性自然复初。讲清三界,为了性清没有脾气;心清没有私欲;身清没有嗜好;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研究三界和三教,为的是证明三教一家,都是天道,都是教人恢复天性。讲五行先讲木性,因为木主元性,也是为的元性复初,恢复本来面目的仁德。讲四大界定位,为的是定在志界,志通佛国。志是道的根,性是道的体,忠恕、博爱、慈悲,是道的用,圣、贤、仙、佛是道的果。

简单说,这十二字,全是为了发扬人性、圆满天性、发扬群性、达成天德。德能养性,性定聚灵,灵光充满是圣。道德会的人常说:"孔夫子的道,是一以贯之。王善人的道,是一大串子。""一大串"就是指的这十二字。这十二个字所研究的,只是一个性字。性是天的分灵,人若成道补天地的正气,就是天地生人,人生天地。所以道是天道,这就是性天大道。

婴儿降生以后,听他的哭声就知道他是什么性?哭声急的是火,慢的是水,时哭时止的是土,大声哭、突然停住是木,哭声响亮连续不断的是金性。认清他们的禀性以后,就要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去教他,若是男孩儿是木性,就要常呼明理(火),这是木生火。若是女孩儿是木性就要常呼柔和(水),这是木向水上行是女子的顺运。日子久性就化了,这是教性。稍大一点就会说话,便要教叫他爸爸、妈妈、哥哥、姊姊等,使他知道长幼尊卑,这是教命。常这样做就能正他的性命。

(1)(2)(3)(4)(5)(6)(7)(8)(9)(10)